不要勉強自己

成功學作品裡,有一個觀念常被搞混,那就是把“困難的事情”等於“不想做的事情”,指責那些不願意屈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的人是草莓,或者無法承受壓力與磨練,並且鼓勵讀者以挑戰困難的決心,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。

其實,不想做的事情,就不要做。畢竟每個人(公司也一樣)都有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,碰到某些自己不擅長或不想做的事情,是怎麼努力勉強自己學習或克服都無法超越,而且會讓自己感到痛苦壓力,最後甚至壓垮了自己。不想做的事情與事情困難與否無關,不想做等於困難是錯誤的觀念。

日本成功學大師神田昌典說,想要成功,必須找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,敬而遠之。如果不能事先將不想做的事情搞清楚,當人立定目標後,在努力往前邁進的路途上,肯定會碰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。而人們往往為了實踐自己的目標,屈就于現實,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。

就算成功了,但卻讓人的心扭曲了,屈服于現實了。未來,當成就越大時,被迫去做不想做的事情的機會就越多,因為沒有思想準備,也就一次次的屈就。最後即便成功,自己也不開心。

舉例來說,不喜歡業務工作之中,為了拉訂單搶客戶,非得陪客人喝酒,非得附和自己不喜歡的客人的言論,弄得自己非常痛苦的人,就不要勉強自己去當業務員。

如果是企業主,開門做生意,公司非得要接訂單做生意才能存活的,那就把自己的公司設定成人家來拜託你賣我東西,而不是我們去拜託客人買東西。

或許你會說,姿態擺那麼高真的會有客人上門嗎?看看LV、愛瑪士,姿態高得不得了,許多客人抱怨服務人員跩的二五八萬,但對方的業績依然好得不得了。誰說作生意一定得低頭求人?

或許又有人問,那是愛瑪士、LV,我賣的又不是名牌精品,而是再一般也不過的日常用品?

誰說賣一般的東西就得低頭求客人?以超低價量販聞名的沃爾瑪百貨,從來就不須要求供應商或客人上門,大家自動都想上門買/賣東西。另外像日本某些拉麵名店,生意滔滔,門口隊伍總是排得老長,但是老闆依然堅持獨家經營,既不聘請人手幫忙也不擴充店面座位,因為他認為這樣的經營模式對他來說最好,對於那些講究門面或舒服用餐的客人,他寧可不要,反正世上餐廳那麼多,不一定要來我這裡吃。結果,這些姿態高傲的名店,因為經營理念明確,東西好吃,出乎意外的大排長龍。

做生意的人,應該換個觀念,不一定要去求客人買你的產品,只要你的產品好,讓客人買了滿意,感覺物超所值,就算你不求,客人也會自己找上門。

真要替公司奠定長遠發展的穩固基礎,不是什麼客人都要,不是客人的什麼要求都要滿足,反而應該先瞭解自己的優缺點,做好市場/品牌定位後,剔除那些和自己不合,自己不喜歡的客人,只爭取那些和自己合得來,自己喜歡的客人。

客人也是需要面試的,商務洽談就是面試客人,當業務的態度要有禮貌,但原則應該要把持清楚。“客人永遠是對的”的意思是,不要讓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覺,而不是無止盡的滿足客人的無理要求。碰到無理要求的客人,我們要禮貌的婉拒,將客人好好的送出門,以後不再接此客人的生意。

不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,先把不喜歡的事情拒絕在門外後,做起生意才不會為了搶訂單/客人而殺價求售,賺了營業額卻賠了利潤。對於喜歡瘋狂殺價競爭的臺灣,神田昌典的建言非常值得深思。

Author: mak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