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世紀美國的基督教會曾經有過一波非常大的運動,鼓勵基督徒在遭遇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時,都先停下來思考一下“耶穌會怎麼做?”鼓勵基督徒行事為人效法耶穌(在新約聖經的福音書中教導門徒),做正確的選擇,成為更好的人,結果帶動了一波教會大復興。
或許你不是基督徒,更不認識耶穌,不過,“耶穌會怎麼做?”卻是我們為人處世的一個非常好的提醒。
畢竟我們每一個人,都一定會有自己欽佩、尊敬的物件,這個人可能是歷史名人、企業家、投資大師、偶像明星、體育明星,也可能是你的公司/同行裡的某個前輩、父母、老師、朋友…。
社會學稱這些人是我們的“重要他人”、“參考團體”,是形成我們的社會規範、價值觀的重要來源,影響我們日後遇事時下判斷的依據。
不過,絕大多數時候,我們雖然心中有某個明確的“偶像”,但我們只是因為他們的重要成就而崇拜他們,將之立為“偶像”,卻很少深入瞭解這些偶像在他們生命中的關鍵時刻,是怎麼做出正確的判斷的?也很少去瞭解這些“偶像”是怎麼形塑、貫徹他們的價值觀?更別說認真的學習與模仿!
簡單來說,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崇拜“偶像”成功之後所擁有的那些好處與光環,卻很少人是因為佩服“偶像”的人生觀與做人處事的方法而崇拜這些“偶像”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最佩服的是企業家,那麼在工作上碰到問題時,不妨問自己,“如果是企業家,他會怎麼做?”只要把企業家三個字替換成你的“偶像”,認真的思考,一定能幫助你找到克服問題的辦法。
如果能夠將自己對“偶像”的崇拜之熱忱,挪一部分來瞭解其生平與價值觀(多讀“偶像”的傳記或訪談),在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中碰到困難瓶頸時,向這些“偶像”,效法/模仿這些偶像克服挫折的做法,就算我們沒辦法變得和“偶像”一樣偉大、一樣成功,但也一定能夠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就和成功。
古人說,見賢思齊,效法閒人做人處事之道,縱然無法成為大賢人,至少也不會變得太糟糕才是。